讓婚姻是婚姻(上)
讓婚姻是婚姻 李賢國
--希望能成為不斷成長,並與別人一同分享愛的家庭。
婚後,的確如我們所願,一起讀書、一同款待人,然而幾近完美的畫面並沒有因此就等同於幸福和美滿,因為一起讀書可能是我們正在冷戰,一同送走客人後,也可能為了剛剛彼此的失言而大吵一架。
曾經我們茫然過,婚姻如果不在理想的畫面中,那麼在哪裡呢? 經過長久婚姻生活的洗禮,才發現原來婚姻之所以成為婚姻,不在於看起來「像」甚麼,而在於它「是」甚麼,也就是婚姻中的倆人是否真能了解並行出婚姻的本質和意義。
婚姻要「是」婚姻,如果沒有三種元素環環相扣--承諾、愛、放下自己,是很容易變質的。
如果婚姻中沒有承諾,就只是兒戲
孩子玩遊戲,輸了就說「不算、不玩了」;如果遊戲規則對玩遊戲的人沒有約束力,或只是隨便講講,那就是兒戲!婚姻跟同居或戀愛最大的不同,就是它不只是住在一起、愛在一起,它還具有一種神聖的約定,就像是連續劇中常常聽到的「山盟海誓」,婚姻是一種盟約,盟約不是契約,訂契約通常是為了自己的需要或保障自己的權利,但盟約代表的是「一種承諾、一份忠實的愛」。
這位長輩徐徐地告訴我:「妳擔心的不是最重要的,基本上這個人沒有太大的問題,重要的是你願不願意選擇在上帝面前跟他立約? 並且妳願不願意遵守這個承諾?就像是當妳感覺不愛他的時候,願不願意更去愛他。」長輩的這番話,讓我清楚地決定要步入結婚禮堂,學習遵守承諾。
如同sternberg(1986) 對承諾的詮釋:「就短期而言是決定愛上確定的一個人,但就長期而言,是要維持這份愛。」,婚姻中的承諾的確是一種意志的決定,也是一種維持的力量
如果婚姻中沒有了「承諾」,那不過是場兒戲。
